来表现自己内省的沉思和顿悟,但他的小诗并不停留在事物的表面和直接意义的表现上,而是努力发掘事物所蕴含的哲理内涵,而他的这种小诗所提炼出的哲理,几乎都是从一花、一木、一人、一事等等具体而微中引申出来,绝不流于空泛的说教,因而越发显现多重的阐释层面和可咀嚼性。《足球》这首诗,同样也在实践着象征主义诗歌的主要特征:重暗示启发而轻正面灌输。诗人冰洁通过两种“球”性物象的待遇落差来暗示、烘托、对比和联想一种具有时代性与社会性的哲理命题、诗作者心境的真实指向:时而顺境时而逆境的人生浮沉,是对深奥人生的一种理性拷问与解读。
情感是任何文体的重要素质,也是一切文艺创作的命根。情感是文章的血液,发自胸臆;反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矫揉造作、无病呻吟、故弄玄虚、哗众取宠。自然,也只有让充沛卓越的“软实力”——真情、胆识荡漾于文中,进行人格的真实投影,才能以情动人,令人心灵感应、引起共鸣。诗人冰洁怀着对家乡的赤诚、挚爱和感恩,诗歌客体成了他精神表达的出口,乡村的山川风物成了他抒情的对象,他也以赤子之心的话语表达,实施情感密集地释放。
如:“喜欢用溪泉弹奏着自己的旋律 / 建立一个又一个村庄 / 并设置粮仓 / 她不仅掌握着风雨雷电的规律 / 也掌握着季节的变化 / 总不辞辛苦地种植错落有致的子孙 / 任歪歪斜斜的脚印开在路边 /……/ 知心语土埂般长短 / 太阳般温暖 / 雨水般亲切 / 她能用酒解除忧郁和武装 / 以及安慰游子的疲惫和梦想”《梦里故乡》。
故乡,永远是游子魂牵梦绕的心灵依托之地。作为游子的冰洁,虽然远离故乡在京城生活,但他对故乡的眷恋,并未随时间的延续而有丝毫的减少,也并未因空间的推移而影响情感的热流动。相反,思乡之情力透纸背,凸现在现实的镜头上,并成为诗人在异域的一种取暖的方式。
《梦里故乡》是现实农村的一个缩影,也是诗歌情感线索的发端。诗人冰洁以生花妙笔聚焦故乡生活的亮点,以诸多意象从点——线——面再到立体的“意义森林”,建构了一个丰赡绵密的信息网络和感情的层面。此诗中的景不过是达情的媒介,寓情于景,虽不见“情”字,而情从中来,以应有的光泽折射故乡农村生活美、自然美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为了实现时空的超越,诗人冰洁在诗中运用电影蒙太奇手法将具有质感的意象组合,并在飞动的组合中展示出万千气象,于是意象之间的跳跃造成了时间和空间的断裂感,从而改变了意象线性流动所带来的平面感,产生立体交叉和复合的状态,可见作者对意象的精致营构、对多维空间的把握能力及受西方现代派意象派深远的影响。语言的意象化和深厚感,让诗情超重。
再如:“露珠被晨曦动人的手势拍落 / 所有前行的江河的脉络逐渐清晰/……/ 各种温情而健康的路 / 向着黎明延伸/……/ 森林? 沐浴着阳光和鸟儿音乐般的鸣叫 / 河水轻荡着小舟 / 鸽群在蓝天尽情地盘旋 / ……/ 土地就像一个明亮的歌喉 / 每一朵花? 每一棵树 / 以及矮矮的灌木丛 / 都在用根须编织舞步”《阅读十月》。
《阅读十月》仍沿袭《梦里故乡》诗作的路数,植根于时代生活、大自然的土壤,是对生活美、自然美的又一深情弹唱。作者冰洁以视点转换为经、以局部空间变化为纬,移步换景,点线结合,运用那一贯豪放大气而流畅自如的文笔,以鲜明的形象勾勒出一个让人喜悦而富有特色的金秋十月的剪影。但他绘景绝非单纯描绘而贵寓深意,诗人沸腾的情感渗透在这“无我之境”里,并随景致的扩散而递增,他的诗也因此呈现出别样的深度和厚度。而这种真情,是诗人纯真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