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很明确地提出北京在楼市泡沫方面比其他一线城市要严重的多。“概念提升预期,中国这两年最具炒作的概念就是奥运,已经透支了甚至未来三到五年的房价增长水准,泡沫大面积衍生,房价焉能不跌?”
牛刀认为,要判断房价变化,需要从国家产业政策有无变化、政府新推出的住宅用地政策和地价变化、成交量的变化3个方面进行分析。这两年国家对于房地产业出台了很多政策,都是为了把房价降下来。土地供应上,北京3年2000万平米是用于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成交量上,北京一天只有100多套。
“放不大成交量,一大批开发商必死。”牛刀称。
面对奥运会之后的北京房价走势,也有观点认为,北京强大的刚性需求决定了其房价不会出现拐点。
华远集团老总任志强就曾数次表达类似看法。他认为,北京的人口增长每年高达2.4%以上,约40万~50万人口(2007年为50多万),其中户籍人口超过15万人,外来长住人口平均年增长24万人以上。本身的城市化率已达84.3%,每年新增家庭户数超过30万户,其中2006年仅新婚家庭高达171299户。并且连续5年的新婚家庭中44%的购买了住房,17.8%的家庭购买了家庭用车。但2007年全年一手房销售仅为14.8万套,二手房9.4万套左右,远低于家庭分裂的速度与需求。
在任志强看来,住房的集中刚性需求来自于20~39岁的人口群,正是结婚生子需要住房和需要改善住房的人群,北京这一人群的比例高达37.8%,约为600万人口。未来几年中这种需求仍在高速增长中,加上外来人口的购房需求,未来几年的供求矛盾没有丝毫缓解的可能。
“北京的第三产业比重高达71%,每年要提高3~4个百分点,每提高1%大约要100万平方米的办公用房。”任志强表示,奥运会又提升了北京的世界地位,旅游与商务活动的增长就成为必然。商业从单纯的购物变成了休闲、娱乐、购物一体化推动着商业的发展与创新。
网民到底怎么看北京房价
但大量网民的看法则与任志强们恰恰相反,他们认为任志强们是在吹牛皮,并将叫嚷房价永远不跌还会涨的人分成了三类:一类是利益集团的代言人,主子指到哪里它就咬到哪里;第二类是一些炒房的人,手里投资了很多套房产,虽然他们心里明白自己是中了房产商的圈套,可又不得不与房产商结成同盟,自然嘴里还是要说房价只涨不降的话;最后一类就是普通的老百姓,其实也就是被迫无奈借钱买了住房,自己100万买的不愿降到只值60万,要是继续涨到120万,自己不就赚了20万吗?其实如果你自己住,房子涨到600万你还能不住了?
其实广大网民认为北京的房市并非供大于求,而是老百姓根本就买不起这种天价房。看上去任志强上面的分析是有些道理,但仔细考虑,做市场分析的又哪个不会这样想呢?北京每年是在增加很多外来人口,可除了个别暴发户或贪官污吏来京可买房子外,其他来北京的极大多数是新毕业的大学生和在当地生活不下去的失业人员,现在下面90%以上的国有或集体企业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