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  欢迎您  注册会员 | 会员登录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社会聚焦: 司马南之殇,资本绞杀背   我们为什么要支持司马南   回归毛泽东路线已是大势   警惕“中国版”雅科夫列   抓纲治国推动国民经济新  
网站首页 本站新闻 时政要闻 社会聚焦 港澳台区 中国文协 领导介绍 协会报刊 文艺动态 文化产业 文艺创作 文艺评论
电影电视 书坛画苑 民间文艺 人物专访 会员名录 音乐舞蹈 娱乐视野 收藏展览 国际交流 世界文联 当代作协 网民议事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协会报刊 > 正文

曾经沧海(长篇历史小说)第二章

作者:庄汉新   2013-9-23 来源:世界文艺网 【字体: 我要评论(0)
验。只是追兔子,和兔子赛跑的那阵子,不免气喘吁吁,把他们累得够呛。
 数九寒天。白雪皑皑。满世界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小董轩夹在外公、外婆两人中间。两只冻得通红的小手,被他们满是老茧的大手紧紧攥着,好温暖啊!就这样,祖孙三人披着清冷的月光,踩着冰层,越过河道,向对岸两山口外的丁庄去看大戏。远处黑乎乎的山影下,灯火通明。一阵强似一阵的锣鼓声,敲得人心里发慌,不由得加快脚步。好不容易,在一片拥挤的人群中,找了个地方,落脚站定。可视线又被人挡住了。外公只好让小董轩骑在自己的脖子上。这一来,他可高兴了。那种居高临下,将台上看得清清楚楚的感觉真好。他两只小手激动得直拍着,喊叫着,以至得意忘形,差点从外公脖子上掉下来。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那么多围人在一起的大场面。他开心极了。显然,他当时无从知道台上的人扮的是什么角,咿咿呀呀唱的是什么意思。可台上那形形色色,令人眼花缭乱的上上下下,打打闹闹,哭哭笑笑,都使他觉得特别新鲜、刺激和过瘾。单凭舞台上演员那一套套,变幻无穷的穿着、行头,五彩花脸,刀枪剑戟,就使他眼界大开,如痴如狂。还不说那最让他过目不忘的小丑脸上的八字胡,白鼻梁,花旦头上的珠光宝气,武生披甲上阵的热闹气派和阵势。
  那一幕幕乡小的经历,发小的情结,是那样强烈,那样鲜明地永驻在他童年的美好的记忆中。正是这记忆,使他一生的命运,都始终和穷人有着不解之缘。
当然,董轩的贵族出身和血统,也造就了他的另一面。这就是他的见多识广,博闻强记,聪慧过人。
  或许,董老爷是出于自己对这个小儿子的偏爱和厚望。6岁上就把他送到一家私塾,交给一位精通国学的老先生。从这位老先生那里,小董轩熟读了《三字经》、《百家姓》,知道了“人之初,性本善”。接着,又将儒家的好多经典一一在他脑海中过了一遍。看着小董轩接受能力、理解能力都比一般孩子强,老先生打心眼里喜欢。自然,他手中那把象征着威严古板的戒尺,就不会落在董轩手上。可就有一回是例外。有一天,老先生让他习帖,这是他第一次手拿毛笔。他不加思索,把左手伸上就握笔。老先生一看就急了,拿起戒尺就往他左手上打,打得他疼得咬牙,可又不敢哭。接下来,又是一顿训斥。从那以后,董轩就形成了一个习惯,除了写字用右手以外,其它事情全都是用左手。家中父母从未让他改变,这就养成了他的一大怪癖。
  再说,董老爷钟情于自己的这个小儿子,总喜欢把他带到一些象样的大场合。一来是为了给自己的生活增添些许情趣,二来也为了彰显自己的门庭,父荣子贵。可这又为董轩的成长开辟了另一个广阔的天地,使他如鱼得水。
 民国6年(公元1917年,农历丁巳年),暮春。时值张勋率辫子兵从徐州北上,经天津到北京,演出中国现代史上震惊中外的复辟事件的前夕。要说这张勋在清末民初,由清廷悍将到民国初年的一个军阀,驻节徐州也已有年头了。他于一年前,在徐州城中河清路祠堂,他的公馆里,先后俨然以盟主的身份,邀集奉、吉、黑、直、豫、晋、皖等七省代表,各路军阀,两次召开会议。名为商讨国是,实则为即将进行的复辟行动探虚实,做准备。这时的张勋不止是民国初年的一支劲旅,而且在各路军阀中,又有着举足轻重的威力。可谓盛极一时,炙手可热。这是张勋一生中最为辉煌、得意的时期。
  一天上午,张勋手下的那位军需官又出现在董府。要办的事仍然是为军队筹集粮款。他和董老爷已经有了前段的那个交情,双方也就各取所需,互相利用,关系就明显拉近了一层。也就直来直去,互通有无,提供方便,没有了官场上的虚伪和客套。谈了要谈的,办了
12344页 当前第:2/4
打印此文】 【收藏此文
 
领导活动                          更多>>
时政要闻                          更多>>
文艺评论                          更多>>
民间文艺                          更多>>
文艺动态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 新闻出版总署 国家文化部 中央电视台 新华通讯社 人民日报 世界文艺网
新浪网 国际新闻在线 环球联合网 中国时代网 中国经典网 中国文协网 中国文化新闻网 中国名家网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新闻出版总署 国家文化部 国务院参事室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央电视台 世界文艺网 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 老三届人联谊会 中国炎黄书画院 12580网站目录 中国画学会 国家财政部外国贷款 我们的毛泽东 红色正义网集 新加坡华人网 戴旭新浪博客 左翼作家新浪博客 革命战士新浪博客 刘云峰新浪博客 当代作协新浪博客 世界文艺新浪博客 中国文化新闻报新浪博客 中国城市环境 路透社 英国新闻 法国新闻 透视俄罗斯 俄罗斯新闻 中国公益摄影师 中美文化产业高峰论坛 黄山艺术摄影 安徽艺术摄影 新闻出版总署教育培训中心 东方红 共产主义旗帜 集体经济 毛泽东博览 毛泽东思想 毛主席 中央电视台 长安风雷书画艺术网 菩提树画院 世界文学艺术家联合会 世界文艺网 中国文协网 中国文化新闻网 中国名家网 中国经典网 环球联合网 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 中国当代作家协会 中国文艺家协会 速帮建站公司
网站首页杂志社简介组稿发行处征订启事协会顾问高占祥协会顾问张德广协会顾问刘坚协会执行主席刘云峰网站地图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和中国文化新闻报社的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须经书面授权。信箱:ciala301@126.com。联系QQ:907322786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ICP备13046230号
建议使用IE8版本以上浏览器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