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关于选择佳偶,雍方华一直有些克制。也许是学业的繁重开拓了他对事业进取心,让他的注意力无暇顾及卿卿我我的男欢女爱;也许是贫寒的家庭出身给他留下了烙印,使他远离了男女之间的缠绵。这样一直学习到大学五年级,那些读五年就毕业分配工作的同学有的已幸运地踏上了工作岗位,而雍方华还得继续学习三年,文化大革命连尖端学科也受到冲击了,而且还发现身边这么多的社会问题,家庭问题也如此突出的摆在面前。社会问题不必多烦忧,而家庭两老的生存状态必须给予时刻的关怀。忠孝如何两全的问题提到了他的日程表上,于是他想到了男大当婚和立业成家。可是大学里的女同学犹如凤毛鳞角,想在事业上比翼齐飞,找一个志同道合的妻室,那是很难的。那么,眼光朝下便是最实际的了。也只有在家里找门当户对,识性而居了,这虽然委屈了自己,却有益家庭,父母首先得到照应,省得自己总为多病的父母牵挂了。可这样一来也只能过这种夫妻长期两地分居的生活,谁不想夫妻在一起相濡以沫,相辅相成?但必竟条件和环境总是不允许。全国有多少工作人员不都是如牛郎织女分居两地?等参加工作了,对此也坦然了,何况家有两老,成了家,留下妻子,也有个关照,甘蔗不必两头甜。
想到这他便想到桃芝。在认识的人里,桃芝给他的印象最深,倒不是家门口挨的近。而是桃芝的人品实在是出类拔萃。在家里,不多言不多语,没书读以后,低头帮家里卖菜,几乎没穿过一件干爽的衣衫,不是汗了,就是水湿了。在姑娘堆里,要体面,要面子,要架子的事她一概不在乎。能这般与穷家同甘共苦,无怨无求在别人看来不屑一顾,而在雍方华看来却有一种久违了的情绪。想想自己,不也正是这种情形吗!天南海北,既然就在自己家门口!无独有偶,真是天生一对了。于是每次假期回来,都要察看察看动静。谁知桃芝不请自来,好一个助人为乐的高风亮节。且不说她一个姑娘家,这种见难就帮的热情性格难能可贵,更何况她什么也没图。而我这个几乎跟平头百姓,甚至连乡村一个小头头都不如的大学生又能有什么呢?雍方华每想到这里,心情便激荡起来,很有一种非桃芝不娶的架式。
终于熬到了工作分配,拿到了工资,终于熬到了一年一度的长假,终于要与心爱的人儿相拥在一起了。
桃芝被拉到二老面前,不等儿子介绍,二老早乐呵呵张开了掉牙的嘴。
这时,桃芝也全无顾及地拉着雍方华来到她妈的面前。这一回桃芝妈一眼瞧见女儿手拉着一身新制服的雍方华,什么话都没说,左邻右舍卖菜的也都带着祝贺笑对着这一对儿。
“妈——”,雍方华喊了一声。
在一旁卖菜的都七嘴八舌开来:“桃芝妈,喊你呢。”桃芝妈本来应着的,这一来反而乐得不好意思起来,只是连声说:“快回家,我马上也回去。”周围的人便叽咕开了,“还有什么丢不开手的,这点剩菜还卖什么,还不赶快接待女婿!”“菜担丢这,给你看一会。”
桃芝妈这才抵不住左右的纵容,两手潮湿湿的往破裙上一揩,一边解围裙,一边领女儿走。她感觉到一脸的容光,女儿终于给他领了一个女婿来了,而且还是个体体面面有大工作的娃。
正在夏家热火朝天地给新女婿上门烧茶打荷包蛋的当口,原先给姚全作媒的老太太,一脚跨进门里便说:“夏家嫂子,恭喜恭喜呀,你看我给你带了多少好礼品来了,都是姚全你的好女婿置办的。”她一边将抱着的皮箱,四色礼,供到堂屋大方桌上,一边回过头朝门